上篇说到普洱砖茶早活跃于清朝,且普洱茶砖肩负清末民初、抗日时期对外贸易的重要角色,而普洱砖茶对外贸易如何展露头角,和饼茶又有甚么差异?
普洱茶砖 外销利润高
当时社会环境不管是朝廷,或一般民生经济,皆热衷同庆号此类型的圆饼、沱茶,消费趋势下导致砖茶虽有产量,却不是上层主流产品。实际上,对于一些茶号来说,普洱茶砖外销价格佳,砖茶多做为外销、边销茶,是同庆号等茶号利润的重要来源。如官方府志所载,除官府统购以充“贡茶”的早春散茶以外,商品茶主要是七子饼茶、五子饼茶和砖茶,都非属贡茶样式。且普洱茶砖以牛车、铁路、水运等方式销往欧美,做为边销茶,普洱砖茶被誉为“中国古丝绸之路上神秘之茶、西北少数民族生命之茶”,也让具价格增值性的马口铁罐普洱茶更添了几分异国风情。
普洱茶砖 与饼茶投资收藏价值无二
普洱砖茶与饼茶并无差异。普洱茶砖和茶饼在质量、等级上并无差异,仅有形制分别,茶身材料都是选用云南拥有悠久历史的大叶种茶,以传统工艺制成、良好储存条件下,具有收藏的高增值空间。从量而言,清末民初马口铁罐普洱普洱茶砖大量出口、对日抗战期间也曾以价格较高的救国茶换汇外销以应战时所需,可惜国之不幸,抗战和接连的中国内战导致外销通路阻断,原本外销等级砖茶因此停产,以外销为主的同庆号、福元昌等茶号不得已歇业。加上连年战火,历史上清末民初外销的普洱茶砖记录,几乎荡然无存。不过仍有茶人对这样的百年砖茶稀有等级增值藏品存有希望,当年易武茶区拥有高产量外销的马口铁罐普洱老砖茶,在外销停滞期间,或多或少有些马口铁罐普洱被留置在中国境内。近年市场消息传出,有藏家发现匿迹已久的号级马口铁罐普洱,引起收藏界议论。
目前市场上常见存有历史年代较久的茶砖为“可以兴”,如果是民国初年的茶砖为10两重大茶砖,1970年代后生产的则为250克小茶砖。中国解放后为了应对出口,带动了砖茶的快速发展,可以兴普洱茶砖在此时改变重量为小茶砖,还有猛海文革砖:中茶的7581熟茶砖、92方砖,以及下关茶砖,不论以生茶或熟茶技术生产,确都还属现代普洱茶,距离茶人、投资藏家追寻价格不斐的历史上清末民初高等级陈年老茶还有一段差异。
茶品印刷错误反提升投资增值空间
普洱茶投资人挑选古董茶投资标的,若忽略历史可能错失投资机会。如1992年猛海茶厂生产92方茶,外包装纸盒错印,“公克”印成“公分”,后以贴纸弥补,反而成为92方茶的特殊印记。从历史观之,也可发现不少印刷有错误,清末民初商业活动带动下,各茶号无不注重包装,但当时印刷技术与生产流程控管未臻完善,印刷与包装上的错误屡见不鲜,不过因其稀有、少见,增加了错误印刷的古董茶品价格增值的可能性,引起投资人及业者兴起仿冒以提高价格。
总体而言,在普洱茶百年的发展进程中,重饼轻砖的情形是错误的,实际投资收藏市场上陈年老砖茶比上圆饼茶更为稀缺,也更具价格增值空间。不论其多寡,普洱砖茶都是普洱茶投资发展中不可或缺的,增值性也令人期待。
◎转载请注明出处
专业鉴定师谈普洱茶历史
普洱茶文化分享